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聚焦新时代新任务,立足坚持巩固和发展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基层治理法治根基,围绕司法所“基础保障好、队伍建设好、职能发挥好”三个维度,全面推动全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迭代升级。
固本强基抓规范
司法所面貌状态全面“换新”
统一外观标识树形象。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升三年行动为契机,严格按照司法部《司法所外观标识规范》和甘肃省厅《司法所外观室内及工作规范》要求,统一形象识别系统,逐步将司法所建成相对独立、功能科学、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法治窗口,确保“门好认、事好办”。完善基础设施强保障。积极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不断改善司法所业务用房条件,所有司法所业务用房均合理设置了人民调解室、普法依法治理室、社区矫正室等功能室,甘肃省酒泉市全市15个司法所达到“一站十室”样板司法所标准。用好数字技术提效能。推进“智慧司法所”建设,甘肃省酒泉市全市79个司法所全部接通社区矫正远程督察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全面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动态监测、综合指挥的决策能力和监测预警水平。26个司法所配备了触摸查询一体的法律服务智能自助终端,全天候24小时为群众提供法律自助咨询、指引、答疑等服务。
统筹谋划建机制
司法所组织队伍全面“加强”
理体制促发展。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衔接,协调解决司法所机构改革中编制、建制规格等存在的问题,甘肃省酒泉市全市司法所全部达到了“机构单设、编制单列、职能优化、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要求,管理效能显著提升。推动司法所落实科级建制,核定司法所编制133个,并通过招录、调配干部等方式补充工作人员,确保专编专用,无挤占、挪用情形。强队伍增后劲。按照“选得准、留得住、干得好”的要求,选优配强司法所工作力量。甘肃省酒泉市全市司法所配备53名司法行政辅助人员,协助开展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等工作,有效缓解了基层司法所工作力量不足的实际问题。目前,甘肃省酒泉市全市共有司法所工作人员233人,其中有法学类专业背景的58人,占比24.9%,实现了人员数量质量和专业化水平双提升。深入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以提高基层干警履职能力为主线,将技能竞赛与岗位练兵结合起来,以学促练、学练结合、以练增能。抓制度促规范。健全所务管理制度,建立岗位目标责任、执法过错追究、考评奖惩和应急处置等制度,规范业务标准、工作流程,推动司法所依法全面履职、规范文明执法。推进所务公开,实行司法所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公开,司法所工作人员职责、职务、联系方式等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监督。
强化职能优服务
司法所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做“深”人民调解工作。各司法所普遍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挖掘和汲取民风民俗文化精髓,推行“马背流动调解”“罐罐茶”“小板凳”等极具有民族特色和民间气息的调解新机制,实现矛盾纠纷调解多元化,使大量矛盾纠纷控制在初始阶段、化解在基层一线、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甘肃省酒泉市全市司法所指导各类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8820件,调处成功率达98.5%以上。做“细”两类人员管理。坚持规范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工作两大核心任务实施,强化重点人员管理,建成社区矫正教育基地24个、公益活动基地41个、就业基地26个,建成安置帮教基地92个,为需要帮扶的人员提供多形式就业岗位。在甘肃省酒泉监狱成立职业技能实训基地,联合民政、社保、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8家单位、15家企业赴监狱开展面对面政策解答、专题辅导、现场用工招聘,先后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期,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6件。贯彻落实“司法帮扶慈善救助”机制,对监管对象特困家庭发放慈善救助金,着力提升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的监管教育帮扶质量。做“实”基层法治建设。推动司法所长列席乡镇(街道)党政联席会议,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重大合同协议合法性审核等,切实当好基层党委政府法治建设参谋助手,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等领域。今年以来,甘肃省酒泉市全市79个司法所为基层党委、政府提供法律意见建议86条,参与制定审核规范性文件58件,指导制定村规民约80件,成为党委、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左膀右臂”。做“优”基层法律服务。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综合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需求指引等工作,甘肃省酒泉市全市79个司法所均建成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设立了政府立法联系点和行政复议服务点,基层法律服务更惠民更暖心。“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进一步规范了法律顾问服务时间和标准,法律服务“进村入户到人”,全方位满足群众法治需求,切实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提升。全面推行法律援助申请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精简法律援助申请材料,确保符合条件的乡村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