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海口琼山法院发布三起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涉企典型案例

来源: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 2024-10-23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倡导维护诚信、鼓励交易的商事审判理念,近日,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公布三起已审结并生效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原告于某诉被告某市场监督管理局不履行撤销工商登记案——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基本案情

2018年3月20日,某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原告于某登记为甲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18年3月22日,某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原告于某登记为乙科技公司的监事及股东。原告于某认为其身份信息系被他人冒用,某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其登记为甲科技公司和乙科技公司的股东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并自2022年2月开始写信要求该登记机关撤销登记。经原告向政府服务热线中心电话投诉,服务热线中心于2022年2月20日告知原告将相关材料送至登记机关。2022年3月14日,原告向某市场监督管理局邮寄相关材料,再次请求撤销案涉工商登记,并于2022年5月31日收到了该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分局的答复:“根据市局要求,需要补充笔迹鉴定材料,笔迹鉴定不限制省份。”2022年5月至7月期间,原告多次与该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电话沟通,要求其出具受理或不受理通知书,工作人员告知原告需出具笔迹鉴定材料才能作出处理决定。此外,原告于2022年6月18日、2022年7月13日、2023年2月28日向该市场监督管理局邮寄书面信函,要求其依法履职。另外,某市场监督管理局称其已经在系统上对一批涉嫌冒名登记的公司进行公示,但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海南)版上暂未查询到案涉公司涉嫌冒名登记的公示。

裁判理由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一些不法分子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利用市场主体登记流程简化的便利条件,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干扰正常的公司登记注册秩序,有损法律权威,侵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依据相关规定,受虚假市场主体登记影响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登记机关提出撤销申请。登记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还可以一并提供身份证件丢失的报警回执、身份证件遗失公告、银行挂失身份证件记录、由专业机构出具的笔迹鉴定报告等有助于认定冒名登记基本事实的材料,但笔迹鉴定并非登记机关立案受理时必须提供的证据材料。本案中,某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原告提供笔迹鉴定才能受理原告的申请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该市场监督管理局称虽然没有出具书面决定,但事实上已受理原告的撤销登记申请,并作出了撤销公示,如依其所述,公示事项属实且公示期已届满,其也应在法定期限内就调查事项、公示结果并结合本案的证据材料审慎作出是否撤销登记的决定。综上,本院责令某市场监督管理局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对原告于某提出的两家科技公司中存在冒名登记的撤销申请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裁判要旨

登记机关在收到被冒用人撤销市场主体登记的申请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并结合案件的证据材料以及调查结果审慎作出是否撤销登记的决定。

典型意义

当前,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冒用、盗用他人身份信息的方式获取市场主体登记,不仅给被冒用者、被盗用者的生产、生活带来困扰,也扰乱了市场管理秩序。在我国市场主体登记流程日趋简化、条件日益宽松的情况下,登记机关既不能也无法对市场主体登记进行实质审查。在利害关系人发现身份信息被冒用、盗用后,有权要求登记机关纠正先前作出的不当行政行为。本案中,原告发现自己被冒名登记为某科技公司股东后,向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市场主体登记,登记机关要求其补充笔迹鉴定材料后才能受理,并不符合法律规定,增加了原告的维权成本,本院认定该要求并不合理,故责令登记机关在法定期限内对原告的撤销申请作出处理决定。本案对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自行纠错,具有一定典型意义。

案例二:原告陈某与被告韩某、某餐饮公司合同纠纷

基本案情

2022年7月7日,原告陈某(甲方、委托人)与被告韩某(乙方、受托人)签订《代持股份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主要约定:甲方委托乙方代为持有甲方在某酒吧总股本2%的股权,对应金额12万元,代持股权的投资款由甲方提供,乙方以自己的名义代为投入该酒吧,代持股权产生的或与代持股权有关之收益全部归甲方所有。协议中的甲方处为陈某签名,乙方处盖有被告某餐饮公司的公章以及韩某的个人签章。签订协议前,原告已委托其女儿将投资款12万元转至被告指定的收款人处,2022年6月6日,被告某餐饮公司与韩某共同出具《收据》,载明收到原告委托代持的某酒吧2%的股权,对应出资额为12万元。原告以韩某并不持有某酒吧100%的股权,且协议签订后韩某从未与其结算收益,其从未参与酒吧经营,韩某也未将酒吧的经营状况或财务报表等数据向其出示为由,诉至法院请求解除案涉《协议书》,要求被告退还出资款12万元。

裁判理由

第一,原告诉请解除该协议书是否于法有据的认定。鉴于本案无证据证明二被告收取原告12万元出资款后已实际投入酒吧经营,且经原告催促后未披露酒吧的经营财务状况,可知二被告未依约履行《协议书》的义务,且被告韩某对于原告诉请解除该协议书无异议。故原告主张解除案涉《协议书》于法有据,案涉《协议书》于二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即2023年10月19日解除。第二,关于原告主张退还12万元出资款的诉请。由于案涉协议书已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鉴于本案中并无证据证明被告收到原告出资的12万元后,已投入某酒吧经营或者原告已经享有作为该酒吧股东或合伙人的相应权益,故本院对原告主张二被告退还已收取的12万元出资款的诉请予以支持。

裁判要旨

在股权代持合同纠纷中,名义股东未履行股权代持合同约定的义务,实际出资人请求解除股权代持合同并由名义股东向其返还出资款的,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典型意义

股份代持,又称为隐名持股、名义持股、假名出资,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的名义出面代替持股的行为。代持股份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是代持人(名义出资人)的风险,二是被代持人(实际出资人)的损失风险。被代持人(实际出资人)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1.当名义股东因未能履行出资义务而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时,虽然名义股东可以在事后向实际出资人追偿,但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法律纠纷。2.实际出资人的权益可能受到损害,例如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名义股东可能滥用其决策权,导致公司利益受损;或是名义股东未将实际出资人的出资款用做公司资本出资,私自挪作他用,也将导致实际出资人的利益受损。

本案判决旨在提醒各投资者,在让他人代为持有股份的情况下,一定要在代持协议中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自己的权益受损;也提醒各名义股东,在代为持有他人股份时,要切实履行好出资义务,及时办理股权变更登记,依约履行代持义务,维护好实际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案例三:原告曾某诉被告某科技公司劳动争议案——通过微信聊天记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情形的认定

基本案情

曾某于2022年11月7日通过某招聘平台受聘至某科技公司,在该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乔某开设的拼多多店铺从事运营工作。2022年10月31日,曾某和乔某通过微信沟通上班时间、薪酬提成等事项。2022年12月3日,曾某向乔某发送微信询问签订劳动合同事宜,乔某回复现在签不了,要等试用期三个月后才签。而后,曾某通过微信多次向乔某提出签订劳动合同,均未果。2022年12月11日,曾某向乔某发送微信语音就加班费用和利润提成等事项进行沟通。2024年3月12日,某科技公司的会计向乔某发送曾某的考勤情况。

经查,某科技公司通过银行转账、乔某通过微信转账向曾某支付了2022年11月份至2023年9月份的工资及提成共计53009.32元。曾某于2023年10月18日向乔某提出离职,于2023年10月24日离职。经劳动仲裁前置程序,曾某向本院提起诉讼。

2024年1月25日,曾某向法院诉请确认其自2022年11月7日至2023年10月24日期间与某科技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并请求某科技公司支付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49476.52元。某科技公司主张其与曾某通过微信聊天的方式就工资标准、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劳动要件进行约定,该聊天记录可以依法视为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

裁判理由

第一,曾某与某科技公司是否建立劳动关系。曾某自2022年11月7日入职某科技公司后,由该公司进行考勤管理,接受该公司工作安排并收取劳动报酬,曾某提供的劳动是该公司业务的组成部分,双方都具有法定主体资格。2023年10月24日,曾某从该科技公司离职。鉴于此,本院确认曾某与某科技公司自2022年11月7日至2023年10月24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第二,曾某与某科技公司的微信聊天记录是否可以视为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本案中,某科技公司虽未与曾某签订制式书面劳动合同,但在某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乔某与曾某的微信聊天记录中,已经就工作岗位、工资标准、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基本要件进行约定,能够基本明确双方的劳动关系和权利义务,事实上已基本实现书面劳动合同的功能,可以视为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综上,本院确认曾某与某科技公司自2022年11月7日至2023年10月24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对于曾某诉请该公司向其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的主张,本院不予支持。

裁判要旨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微信聊天就工作岗位、工资标准、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基本要件进行约定,已经具备劳动合同的主要要件,能够基本明确双方的劳动关系和权利义务,事实上实现了书面劳动合同的功能,应当认定双方已经签订劳动合同。

典型意义

当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新的劳动用工形式和劳动争议类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方式不再局限于电子邮件、面谈、电话交流等,还会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使得劳动关系的认定更加复杂。案涉劳动纠纷‍涉及新兴电商运营行业,该行业工作具有高度灵活性,对于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认定不应局限于纸质形式。本院在判断曾某与某科技公司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时,从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出发,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质分析,综合单位管理、劳动性质、劳动报酬等方面,认定曾某与某科技公司形成事实上的高度隶属关系,具备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进而依法认定双方成立事实劳动关系。二者的微信聊天记录已经就劳动合同的主要要件作出约定,可以视为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某科技公司无须支付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本案例切实保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订立劳动合同,为互联网电商的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 -刘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