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4 10/10 09:59:22

湖北通城法院多措并举为未成年人撑好“守护伞”

字体:

“法官,我一定会积极改正错误,以后遵纪守法……”国庆节前夕,在庭审中未成年被告人程程(化名)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程程是湖北通城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一起未成年人寻衅滋事案件的被告人。这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是通城县法院加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通城县法院根据未成年人案件审判的特点,选用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热爱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同志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审判团队由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组成。将未成年人法庭审判、法治教育、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融为一体,倾心打造“隽法·护蕾”法治宣传教育品牌,切实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全链条、全方位的保护屏障。

IMG_202410284_091228241.jpeg

延伸职能,筑牢学校保护屏障

“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到庭……”

9月9日,通城县法院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在一场“青少年法治开放日”活动中,该县南门初级中学的学生们观摩完真实的庭审后,身着法袍、手敲法槌,变身“小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等角色,亲身体验庭审活动流程,“零距离”感受法律的严肃公正。

用司法之手守护“少年的你”,不仅要“抓前端”,更要“治未病”,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是至关重要的环节。9月正值开学季,通城县法院选派20余名干警分赴联系的中小学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法院开放日,进行讲授法治课、发放法治宣传资料、旁听庭审、举行模拟法庭、实地参观、交流互动、开展心理辅导课等活动。

在今年秋开学季期间,通城县法院组织干警录制“开学法治第一课”讲座视频形成视频库,与县教育局联合发起法治教育视频全覆盖行动,在全县90多所中小学进行展播,引导和帮助未成年人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基于本校留守儿童多、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请法官给孩子们讲一堂专题法治课。”法官助理袁梦收到某初中的陈校长发来的“邀约”。

“请你们好好疏导疏导他吧!这孩子手上还有刀片划伤,我们都不知道怎么管了。”李校长向法官恳求着,而一旁的小龙低着头,一言不发,双拳紧握。

小龙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位,让不满14周岁的小龙多次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自残行为。

通城县法院“法官妈妈”袁梦,单独对小龙进行了一次心理辅导。从学业压力、家庭问题,再回归内心需求,袁梦逐渐走进小龙的内心,小龙也慢慢松开紧握的拳头。3个月后,从学校反馈的情况来看,小龙已慢慢步入正轨。

“跟小龙一样思想偏激的留守儿童,辖区内乡村学校里还有不少,若不及时纠正,后果不堪设想。”袁梦说。

IMG_202410284_091250795.jpeg

温情司法,厚植家庭教育厚土

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涉未成年人的案件背后,都可能存在着一个问题家庭;每一个离婚纠纷案件,都可能隐藏着一个家庭监护缺失的风险。

通城县法院联合妇联、团委等部门成立6个“隽法·护蕾”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集家庭教育指导、青少年维权帮教、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普法宣传等功能于一体,努力为未成年被告人、留守儿童、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等重点群体提供帮扶教育。今年以来,对缺乏家庭管教的20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授课,共发出家庭教育令12份。

“因你触犯了法律,本院依法追究你的刑事责任,同时也依法对你从轻处罚。希望你能够吸取这次教训,也珍惜这次机会。你的人生道路还很长,今后一定要学法知法守法,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这是法官金雄文对被告人小奥语重心长的寄语。

在某盗窃案件办理过程中,法官金雄文了解到,15岁的小奥初中毕业后就混迹社会,养成贪图享受的坏毛病,最后走上了盗窃的犯罪道路。

经过深入接触交流,金雄文发现小奥性格内向,与想象中蛮横执拗的样子判若两人。他敏锐地感知到小奥本性不坏,但长期缺乏父母关爱使他的心理扭曲、变质。

“孩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离了婚也不能当甩手家长。”在圆桌审判现场,法官随案向小奥父母发出家庭教育令,以司法手段对“养而不教、监而不管”家庭教育行为给予纠偏。

IMG_202410284_091350209.jpeg

聚合力量,构建社会保护体系

通城县法院坚持系统思维,加强协作配合,不断增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的工作合力,以司法保护“小支点”撬动全社会协同“大格局”。主动与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妇联等部门对接协作,构建司法、行政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新型家事纠纷综合协调解决模式,以“隽法·护蕾”工作室为平台,全面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各项举措。

五年前,由于小敏出生后患有自闭症造成家庭矛盾不断,小敏父母选择离婚,约定孩子跟随母亲生活,但离婚后孩子父亲返回户籍地湖南,对孩子不管不问,孩子妈妈不得不起诉前夫索要抚养费。

所幸,承办法官奔波几百公里送达判决书,在与当地村委会及家属沟通、释法明理地努力下,追回了这些年来小敏的抚养费,孩子父亲也答应继续支付生活费。

案子到了这里,也算圆满,但少年审判团队的法官并没有停下脚步。

案件结束3个月后,小敏妈妈主动联系法官助理黄铃格:“看着孩子越来越好,我很欣慰。但他能不能去学校读书?是去普通小学还是特殊学校?和别的小孩接触会不会让他病情加重?……”

“你先别急,之前我也问过医生,从小敏情况来看,比很多孩子发育都好。”黄铃格耐心宽慰她。听得出,小敏妈妈的焦虑很迫切也很现实。单纯的安慰,并不能宽她的心。

如何给他们更多“特殊、全面”的保护呢?黄玲格联系了在城关法庭心理咨询室值班的刘老师,并通过县教育局联系上了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李校长。

“这是对未知的焦虑,缓解母亲的焦虑情绪和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要同步进行。”作为拥有心理咨询师的刘老师,从亲子陪伴、给予肯定和放手成长分析现状,拟定帮扶方案,希望帮助小敏和妈妈找到适应新环境的力量。陈校长也答应接纳小敏到学校就读,小敏妈妈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为了孩子,多走一步。通城县法院组织年轻干警考取心理咨询师资质,组建心理疏导协作团队,通过协同妇联和心理协会,探索将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综合服务贯穿涉未案件全周期。为相关案件诉前调解、诉中疏导、审后回访、司法救助等环节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资源支撑,协同社会力量将帮扶一跟到底。

今年来,通城县法院共向单位发送侵害未成年人、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亟待整改的司法建议书6份。对因犯罪侵害导致出现心理障碍的10名被害人,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模拟法庭、送法进校园、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圆桌审判、跟踪帮扶、犯罪记录封存……这些词汇的背后,是通城法院构建未成年人保护网络的不懈努力。下一步,通城县法院将认真履职,主动作为,全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撑起保护未成年人成长“守护伞”,让未成年人在法治的蓝天下健康成长。(原子 戴浩)

【责任编辑 -游晓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