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蒙古包里的调解室,打造旅游调解新样板——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自治县法学会深入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来源:黑龙江省法学会 2024-10-21

今年以来,黑龙江旅游不断升温,大庆市杜尔伯特自治县法学会认真贯彻省法学会“法治文化基层行”和“法治文化边疆行”活动要求,积极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用,联合县司法局在嘎日迪景区内选址一处具有民族特色风情的蒙古包,成立“嘎日迪旅游调解室”,将普法宣传工作与民族文化和文旅IP创新融合,形成特色法治文化,并及时有效妥善化解景区内旅游纠纷、依法保护游客权益,形成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640.png

一、精心设计,建设民族特色新阵地

嘎日迪景区坐落于连环湖镇南岗村,湖天一色,绿树环抱,水清沙净,是黑龙江省最大的户外天然浴场,也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域内一著名旅游打卡地,客流量较大。因景区总体规划酷似一幅“凤回头”图案而得名,县法学会和司法局结合噶日迪名称由来设计调解室品牌logo,以凤凰、骏马、草原、蒙古包为主题,着力打造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旅游调解室。由于调解室设计具有民族特色,湛蓝的蒙古包吸引了大量游客在蒙古包前打卡拍照,在嘎日迪景区形成了一道靓丽的法治风景线,调解室主要受理游客与景区之间、游客与商户之间、游客与游客之间所发生的矛盾纠纷,积极服务景区游客。

二、探索创新,打造调解工作新模式

县法学会联合县司法局创新探索“3+X”调解工作模式,即3名常驻调解室工作人员和若干名节假日值守工作人员,形成景区法治保障闭环,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调解服务。调解室日常事务由连环湖司法所负责,配备2名常驻调解员,在旅游旺季期间,由于游客量增多,节假日由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到景区排班值守,指导调解员就近及时化解旅游中产生的突发性矛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发生地,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涉旅纠纷“问题有人管、矛盾有人调”,实现景区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给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有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三、一“包”多用,释放法治阵地新活力

在调解室刚刚挂牌运行的第一天,就接到了来自景区的调解申请,首席专家和调解员积极进行沟通,根据双方诉求,耐心细致地向双方释明利害关系,摆证据、讲法律、说情理,最终,经过调解员的努力,妥善解决了这桩纠纷,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娴熟的调解技巧和周到的调解服务迎来嘎日迪旅游调解室的“开门红”。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游客不断增多,矛盾纠纷也有所增加,一次,两名游客因为孩子玩水溅到对方引发纠纷,在双方家长争吵得面红耳赤的时候,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立即到达现场,将双方当事人请到蒙古包平复心情。在首席专家和调解员耐心沟通和协调下,双方握手言和,避免了矛盾扩大,也维护了景区的秩序。嘎日迪调解室充分发挥“调解+普法宣传”作用,对游客进行普法宣传,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普及公证、法律援助服务等常用法律知识,着力构建多元一体化调解阵地,做到积极打通司法惠民“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在享受大自然风光的同时获得普惠、精准、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

嘎日迪调解室一直坚持快速、高效处理游客矛盾纠纷,自建立以来,共调解案件28件,开展法律宣传16次,发放普法宣传册1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59次,维护景区和谐稳定,成效显著。杜尔伯特县法学会和县司法局将继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索和实践,统筹法律服务资源,不断巩固拓展“3+X”调解模式,进一步优化完善景区调解室功能作用,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为杜尔伯特自治县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提供司法保障。(杨柳)

【责任编辑 -李梦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