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三项财政措施: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这一方案已经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
市场期待的“十万亿”增量政策终于落地。
今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需不足等因素影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税收收入不及预期,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各地隐性债务化解的难度加大。
蓝佛安说,通过上述三项措施,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与10月1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中的表述一致,蓝佛安在本次发布会中再次表示,目前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目前财政部门正在积极谋划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这些可能的空间包括“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